《运动生理学》课程走进乡村校园:开展心肺复苏实操训练,助力基层安全教育
发布时间:2024-08-30 查看次数:
2024年8月21、28、30日,邢台学院体育学院《运动生理学》课程小组深入邢台多所乡村学校,开展心肺复苏与应急救护培训,推动高校资源服务地方基础教育,践行“科技服务、健康促进”的社会责任。
为积极响应国家“健康中国”战略,推动高校教学成果服务社会,2024年8月21、28、30日,邢台学院体育学院《运动生理学》课程小组先后赴浆水镇中心学校、枣园小学、冀家村中心学校开展社会服务系列活动,将安全知识情景模拟实践教学——心肺复苏(CPR)实操训练与应急救护知识送教进校,提升乡村教师的急救处置能力。
运动生理学课程小组师生先后走进三所乡村学校,通过“理论讲解+实操演练”相结合的方式,为当地教师开展系统的心肺复苏培训。活动内容包括CPR操作流程、自动体外除颤器(AED)使用、气道异物梗阻处理等常见急救项目,突出“实操为主、情景模拟、人人过关”的培训特色,切实提高教师在校园突发事件中的应急反应与救护能力。

在冀家村中心学校的培训现场,多位教师表示,“这样的培训非常实用,不仅巩固了急救知识,更提高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处理意外事件的信心。” 枣园小学负责人认为,“高校主动下沉资源、服务基层,真正实现了教育共富、知识共享。”

本次系列社会服务活动,依托邢台学院健康促进研究中心的平台优势,是《运动生理学》课程“科教融合、服务地方”教学理念的重要实践,也是学院推行“科学副校长”工作机制、助力乡村教育发展的切实举措。活动不仅拓宽了高校课程实践路径,也进一步强化了高校与地方中小学的联动共建。
课程小组指导教师表示,未来将继续推进“高校—中小学”健康教育与急救技能普及合作模式,持续开展运动安全、青少年体质促进、教师健康能力提升等主题服务,进一步拓展课程社会外延,实现高校教学资源与地方教育需求的有效对接。
